香港衛生署日前接獲通報,瑪麗醫院發現有腎臟透析病人組群感染洋蔥伯克氏菌,多名涉事病人曾使用一款帶有洋蔥伯克氏菌、名為Pro-MediProsept的消毒藥水,藥劑師指腎病病人感染后可引致嚴重并發癥,例如腹膜炎或敗血癥。衛生防護中心正進行調查。
截至21日,共有184名病人已知受此次消毒水污染事件影響,年齡介于24至100歲,其中,五人屬侵入性感染,沒有證據顯示病人因感染有關細菌離世,流行病學調查仍然進行中。
醫管局表示,瑪麗醫院于九月六日從四名腹膜透析病人的導管口采集的臨床樣本中,驗出洋蔥伯克氏菌,隨即展開環境監測,結果顯示公立醫院及診所使用的兩種消毒劑均沒有驗出有關細菌,但從社區藥房及部分醫療用品店收集的一些消毒劑樣本,則驗出帶有洋蔥伯克氏菌。
Pro-Medi Prosept消毒藥水由寶源(美國)藥業有限公司供應,衛生署昨日已到寶源檢取產品樣本作化驗,此外接獲醫院管理局的最新通報,一款名為Kam's KS-MED的消毒藥水被驗出對洋蔥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該產品由金星藥行供應,另一款名為加護殺菌消毒液的消毒藥水亦被驗出對洋蔥伯克氏菌呈陽性反應,衛生署呼吁市民切勿使用以上的消毒藥水。
衛生署發言人說:市民尤其是免疫力弱的人士,如腎病患者,應特別注重個人衛生。如有需要自行處理傷口,應使用注冊的醫用級藥劑制品,并遵從醫護人員的指示。就沒有標示可用作處理傷口的消毒用品,不應用來處理傷口或用于破損皮膚。如有疑問,應尋求醫護人員的建議。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崔俊明表示,消毒藥水于市面藥房、藥妝店均有出售,腎病病人本身要在家居洗肚,進行洗肚前要將接駁導管口消毒,如果使用受污染的消毒藥水,就可能將細菌帶入體內。他稱,洋蔥伯克氏菌常見于水、泥土及植物,對健康正常人士不會構成威脅,但腎病病人免疫力較差,感染后可能會引起腹膜炎,甚至敗血癥等嚴重并發癥,嚴重可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