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39篇文獻,調查手機(mobile phones, MPs)和細菌交叉污染之間的關系,摘選出常見的發現,并提出解決的方法。
39篇文獻如下,可點擊看大圖:
最為顯著的微生物(占培養菌群>5%)
如圖1所示,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為22.81%,其次是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staphylococci, CoNS)為16.67%。
微生物分離率
如圖2所示,同樣是金黃色葡萄球菌66.7%最高,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48.7%次高。
理想繁殖場所,提供濕度和適當的溫度來維持微生物的存活。
需要用手指觸摸或操作,使用手機一分鐘會導致醫師增加10%手污染。
方便攜帶,成為在不同病房科室中流轉的媒介物。
醫護人員不認為手機是受污染的物品,很少消毒手機。
智慧型手機的污染更為嚴重,這可能是由于更大的屏幕和更頻繁的使用模式。
手機上的微生物與使用者手上的微生物有著極大的關聯性,文獻指出,使用水或酒精產品作手衛生,并用70%的乙醇或異丙醇產品消毒手機,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機上的污染。
手機只許個人使用,嚴禁與同事、患者、患者家屬、家庭成員共享。
對高危醫院單位(如ICU、燒傷病房),可考慮限制使用手機。
使用藍牙耳機,在手機上覆蓋抗菌膜或可拋棄式膜。
推廣耐水洗、可水洗的手機
不需要用手即可操作的功能
可抗菌的奈米材料涂料
手機已經成為醫護人員日常必用的物品,但卻很少人會在使用過手機后消毒,因此手機可能會通過手或與患者接觸后傳播微生物,成為交叉污染的來源。為了防止手機被污染,必須制定并遵守手衛生規范以及手機消毒的技術標準。